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 史

   基诺族主要聚居区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公社——习称基诺山、攸乐山。基诺公社面积五百九十平方公里,这里的主要居民是基诺族,共有八千余人。此外,其他四千余基诺族则分布在基诺公社的四周,景洪县的勐养公社、勐旺公社、勐罕公社,勐腊县的勐绝公社、象明公社,都有部分基诺族居住,其中较为集中的是勐旺公社补远大队,这里有一千余基诺族聚居。基诺族居住区属于热带山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至二十度之间。分干、湿两季,每年五至九月为雨季(或称湿季),其他月份则为干季。境内土地肥沃,河溪纵横,主要河流为小黑江和帕尼河。主要农作物是早稻、玉米,因水田的开垦,近来水稻也成为鞍为重要的作物。基诺公社的汉语译称叫做乐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基诺族植茶、制茶已有悠久的历史。棉花也是基诺族种植较久的经济作物。山区覆盖着原始森林,密林深处栖息着野象、飞猴、双角犀鸟等许多珍禽异兽,地下蕴藏着宝贵的矿产资源。很久以来,基诺族就定居在这里,并同历史上陆续迁居此地的其他民族一起,开发了这块富饶的土地,保护了具有重要科学和经济价值的热带原始森林。

  基诺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种语言。据调查,基诺语与藏语的差别大,同彝语支、缅语支的语言较接近,在语音、词汇上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语构造同藏缅语族的语言基本一致,语音结构接近彝语支。基诺族语言特点及其语支的归属,至今仍是民族语言学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基诺族只有一个自称——基诺。汉语译称为“攸乐”,汉文记载曾诬称之为“三摄毛”;傣族土司则称之为“卡诺”(有写为“卡罗”的),“诺”字取自基诺自称,“卡”为傣语的野蛮或卑下之意,是歧视性他称。根据党的民族政策,解放后已废除了歧视性他称,统称之为基诺族。关于“基诺”二字的涵义,经一再调查研究,即尊敬舅舅或尊敬祖先的民族。“基”,基诺语音应为“均”,即舅舅;“诺”,即后边、后代,直译可为舅舅的后代。基诺族长老说,基诺族最尊敬舅舅,而舅舅对外甥的关怀也不亚于父亲,曾有“舅舅等于父亲”的成语,而且有许多生动的风俗足以说明舅舅与外甥的关系更甚且先于父亲。以舅舅作为尊敬的祖先,并以此作为民族名称,显然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基诺族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其表现是多方面的,而基诺——舅舅的后代这一族称本身,就是基诺族曾经历过漫长的原始社会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