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宗教信仰

  在畜牧经济向农耕过渡的漫长岁月中,纳西放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东巴教,而纳西族东部方言区永永摩梭人信仰打巴教(一说“达巴教”),这就形成了纳西族独特的宗教文化。

  东巴教 东巴教是纳西族信仰的一种民族宗教,流行于以云南丽江为中心的纳西族西部方言区,因其经师被称为“东巴”而得名。所崇拜的始祖师来源于藏族本教祖师“辛饶来沃且”而被称为“丁巴什罗”。该信仰起源于本民族的原始崇拜,崇拜天、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水、火、山川、岩石等,同时崇拜祖先,以灵魂观念、鬼神观念等为信仰基础。它是从古氐羌人承袭下来的原始自然宗教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巫教,又从巫教发展到纳西族的民族宗教。其正式形成约在公元三世纪,极盛时期约在公元四至五世纪。

  东巴教没有统一的组织、教规、寺庙、宗教财产和职业教徒队伍,但其已渗透到了整个纳西族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并形成了白地派、宝山派、白沙派、太安鲁甸派等派别。东巴也分为普通东巴、大东巴和东巴王三个等级。所谓“东巴”一词乃为俗称,其自称及经书中称谓均为“钵布”。作为宗教经师,东巴古时还有祭师和卜师之分,民间亦有与鬼打交道的黑东巴和与神打交道的白东巴之分,近代以后则身兼两职。其传承方式有家传和师传两种。他们一般不脱离生产,做法事道场时可获取少量报酬。在民间,他们大多是能工巧匠,见识多广,且集吹、唱、画、舞于一身,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因其学识、技艺、威望三同而分为三类,普通东巴会念诵经文,主持一般法事;大东巴娴于讲经、绘画、扎纸、塑像、跳神,且曾去白地(东马教圣地)领受过“汁再礼”(入教仪式),人们相信其法力广大,可制服一切妖魔鬼怪,在重大法事中充任掌坛师,在开丧超度亡灵时执掌法杖,并可收徒传道,享有较高威望;而东巴王则是东巴中享有最高威望者。

  东巴教的宗教仪式十分繁多繁杂,主要有“什罗务”、“美布”等仪式以及灵洞朝拜、朝圣习俗和大型集会等。

  东巴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远近闻名的东巴教文化艺术,其中尤以东巴舞和东巴画更著名,更具有文化和艺术魅力。

  东巴教信仰在纳西族社会中具有重大影响,它已深入到了纳西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婚丧、年节、动土、求寿、祈年、卜命、治病、驱鬼等。以东巴教为主要内容所形成的东巴文化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东巴舞谱是世界上唯一用象形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舞谱;祭天仪俗是我国各民族中保留得最完整、最系统的原始宗教祭典;东巴所念诵的祭天古歌比较系统完整地保留了纳西族最古老的民俗、祭典、信仰,其内容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生命现象、人类繁衍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探索;祭天习俗和祭天古歌所反映的古代纳西族和华夏民族、古羌族的祭天古文化有着相同的外显、内隐的行为模式和文化心态,从中可以看出古西族文化和古羌文化、中原文化同根同源的渊源关系。

  打巴教 打巴教亦称“达巴教”,是纳西族东部方言区永宁摩梭人信仰的古老宗教,因其经师称“打巴”而得名。其教祖称为“母鲁阿巴都”,又称“丁巴沙尔”、“东巴沙拉”。无文字经书,其口诵经称为打巴经。摩梭人是纳西族支系,四川称“纳日人”,由古纳西族蒙醋醋一系发展而来,共同源于我国的古羌族。据打巴经和有关史书记载,公元前110年,摩梭人就生活在永宁泸沽湖周围,打巴教在此传延了两千年以上。

  打巴教的基础信仰是图腾崇拜、多神崇拜、祖先崇拜和女神崇拜。其图腾物为虎和鹰,特别崇拜山神、泉水神和火神。其最大特点为巫的色彩很浓,有各种行巫的祭典、巫术以及种类繁多的口诵经咒。打巴教把宇宙分为三界,认为中间的人类既得到上天(上界)的爱护和救助,又受到地下(下界)“小人”的尊崇,是宇宙中最幸福者,人类必须团结和睦、乐善好施。人行善死后便能回归祖先发祥地,继而升天为神,到达上界“天堂”;行恶者将会被罚到地下层受苦变成鬼。 打巴教和东巴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之始祖神虽各不相同,但却形象相当,还有很多内容是相一致的。东巴经与打巴经就其本质而言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一个是以文字记载,一个是以口传流世。同时它们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基础也是相同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受藏传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很大,其内容均有佛教教义与信条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