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人文地理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日期: 2004年3月23日
阜新发现极罕见辽代记事碑
新华

    一块既为辽代记事碑,后又作为金代造像碑的石碑,被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物部门重新挖掘出来。这块石碑的重见天日,结束了考古界一场多年悬而未决的争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古城究竟是不是辽代懿州?

    据介绍,此石碑原位于塔营子乡政府所在地,几十年前当地一农民用马车将其送到县文化馆。“文革”期间,为保护古碑免遭破坏,文物干部们将其深埋于当时文化馆院内的地下。古石碑出土后,有关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在表面风化和有缺损的石碑上辨析了大部分碑文内容,并通过碑文记载,初步考证了现在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政府所在地就是辽、金、元三个朝代的懿州。

    吕振奎说,此碑在辽代是作为记述当时懿州发大水,各地百姓赈灾建桥筑堤的记事碑(或功德碑)。石碑四面刻有正文、村寨名、人名等共5000余字。从圆晕式外加四条螭龙盘绕的碑首形制看,此碑在当时还有着较高的级别,对了解古代当时地方事务有重要价值。可是到了金代,此碑正面被局部杵平,并在上面线刻了一幅人物画像。后来,又有人在像右侧题辞。经考古人士考证,碑上的画像可能是辽代末年懿州最后一个地方官———宁昌军节度使刘宏,而画像旁题辞的可能是金人王寂。吕振奎说,辽时“记事”金时“造像”,一碑两代真是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