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人文地理
文章来源:故乡  发布日期: 2005年4月18日
[老天津]天津的眼睛:津门十景
人民书城



    天津自永乐二年设卫筑城以来,有近600年的历史。天津是退海之地,以市区而论,茫茫大海在4000年前就向东北方向退去了。天津又名直沽,这在《金史》中有文字记载。所以前代风流、古物胜迹时有发现。

    明正德年间,大学士李东阳(1447—1516年)路过天津,曾写下总题为《直沽八景》七律诗八首,分别写了北、东、西、南四个城门,和三岔河口、养马、七十二沽、每口的景观。诗句中描绘了城市风貌,如“千里帆樯天远近,万家村市屋高低”就是东门外沿河的景象。到清代乾隆五年(1740),张志奇任天津知县,又写下了《津门八景》七绝诗,所写的是三岔河、炮台(明代绕城炮台)、海口、海船、浮桥、皇船坞(闸口南)及南、西郊的风光,所叙景象的明晰度比李东阳诗又高一筹。

    李志阳和张志奇是评定天津景观的开创者,有人称他们所写的是天津“前八景”、“后八景”。但他们评景主要出于诗人兴会和见景生清,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像当时景色灿烂的西沽桃堤、“三宗宝”的铃铛阁(稽古寺),以至水西名园(建于康熙)等等,可惜都未入景。

    近年来,由《今晚报》发起,园林、旅游等部门协助,组织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广泛发动群众,评选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津门十景”。经专家评议、群众讨论(收来信达九千封)、领导审核,终于在1989年底揭晓。

    十景中“蓟北雄关”、“独乐晨光”是古迹名胜;“三盘暮雨”为大自然奇观;“沽水流霞”、“故里寻踪”是城市改造旧貌换新颜的实证;“龙潭浮翠”、“双城醉月”、“中环彩练”完全是“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崭新景物,而“天塔旋云”,则本身为景观,登临又可一览其它景观,其高度目前在亚洲也是不多的,是天津人力量的象征;至于“海门古塞”一景,虽大沽炮台早成废墟,但遗迹犹存,能供人凭吊(可废墟公园),所反映出的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壮烈精神,足以唤起今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津门十景犹如天津市的眼睛。美目盼兮,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颦一笑,声音话语,都能使你从“眼睛”射出的光彩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