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人文地理
文章来源:163  发布日期: 2006年7月18日
美丽之旅-凤凰城
悠哉游哉鱼


  到凤凰古城是2004年7月,我们一行7人从张家界站下了火车,全然不顾窝在火车卧铺里的周身酸痛,迫不及待的坐上导游准备的车,沿着山间的高速公路,向凤凰古城的方向出发。 

  听到凤凰城这个名字,心中便有了许多期待,为何一座古城的名字会叫"凤凰"?或许有一个关于凤凰的美丽传说?或者因为曾有座山谷因其形似凤凰?总之能够拥有这么美丽名字的古城,必然有很多动人之处。看着车窗外公路两边郁郁葱葱的山林,心中充满了畅快淋漓。我们一行人驱车大概有三个小时,就到了期待中的凤凰城。下了车,看见不远处的城楼,忽然明白古城为何叫做“凤凰”,看那高高向上翘起的屋角,象极了凤凰美丽的长羽毛,但实际上凤凰之名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种是传说有一对凤凰从这里拍翅而起,另一种则是古城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而得名。凤凰城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凤凰县县城,历史悠久,古城里至今还很好的保存了明清以来的民居、吊脚楼群以及文豪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这是座别具风情的古城,所有事物都透着湘西特有的如红辣椒般浓烈的热情。行走在古城狭长而弯曲的青石板路,两边是一家家的商铺,不得不被这里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吸引。刺绣、织锦、蜡染、扎染、银饰等等做工独特,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图案多采用飞鸟鱼虫与花卉,看上去又很象图腾。湘西一带的刺绣织锦大多运用十分艳丽的色泽,刺绣品、织锦与当地特有的花带拼接在一起,有拼接成餐桌布的、有拼接成坐垫的,图案很精细的做成挂毯。这些手工艺品在一家家的小铺里,层层叠叠的挂着,铺开了放着,游客们可以慢慢挑选,且价格十分公道。 

  在凤凰城闲逛时,便可发现凤凰城里最有名的小吃“姜糖”。姜糖是凤凰城的传统食品,历史很悠久,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据说姜糖有调口干舌燥、口苦涩味和防风寒的作用。姜糖大致可分为由白糖、冰糖、核桃粉、薄荷再加少量姜制作的清淡味和较多姜、核桃粉、红糖制作的浓香味两种。凤凰城较出名的姜糖作坊有刘氏姜糖、张氏姜糖、贾氏姜糖等,都各有特色。姜糖自然是姜与糖为主要成分了,制作姜糖的过程中,有一道制作工序很有观赏价值,便是“拉姜糖”。拉姜糖可是道力气活,看姜糖师博忽尔嘿哟的用力模样便知。把大块的姜糖牢牢固定在自制的大拉钩上(用粗铁丝弯成的挂钩),再用一根类似擀面杖的工具,从整块姜糖中间穿过,双手握紧“擀面仗”的两端,用力向后拉,进行多次反复的拉扯,姜糖慢慢拉开,这时便改用手拉姜糖。当整块姜糖拉到二三米长时,末端姜糖便只有大姆指般粗细,糖丝在阳光下亮晶晶的,这时把这段已拉细的姜糖切下来,再加工成如咖啡方糖般大小,稍稍晾干,即可装袋出售。购买姜糖时要特别注意其保质期和包装,散包装的姜糖保质期为一至二天,姜糖的价格很便宜,两三元便可买一小袋。姜糖吃起来很脆,不象糖果那样的甜,是甘甜中有浓浓的姜辣味,感觉很特别。在凤凰城青石板路上闲逛时,嘴里嚼块好吃的姜糖,真是惬意极了。 

  凤凰城有特点的小吃,除了姜糖,还有腊肉和糯米酒。凤凰城里有不少卖湘西腊肉的店铺,其中一家店铺的招牌下挂着的四个腊猪头,显得特别的惹眼,我不太爱吃腊肉,但远远看见几个大大的腊猪头,便也进到店里逛了一下,同行的伙伴很喜欢腊肉,买了两大袋真空包装的,打算回到北京后也可好好打个“凤凰美味”的牙祭。有了腊肉,自然要有酒,在这喝白酒就不合时宜了,入乡随俗,自然要喝本地酿造的糯米酒。在凤凰城,无论到那家饭馆都可以喝到新鲜的米酒,凤凰城常见的米酒有两种,一种适合女孩子饮用,酒精含量只有 

  四五度,喝到嘴里先感觉到很甘甜,咽下去时后味有浓浓的酒香,还略带着丝米香,更象是饮料,这种米酒一般都放在冰箱里冰镇着。我们到凤凰城正值七月,气候炎热,吃饭时再大口大口的喝着冰冰的米酒,真是一个舒坦。另外一种米酒适合男士饮用,这种米酒在凤凰城里有苗家老汉或老姆在街边贩卖,饭馆里也有的卖,我们喝的便是在苗家老汉那里买的,用白色塑料桶装着,一桶差不多有一升左右,酒精含量大概有32度,据说还有比这种更高度数的米酒。这种米酒喝到嘴里第一感觉象白酒,但后味不象白酒火辣,相反很柔和。米酒很容易变酸,变酸后便不能再饮用,七月天气很炎热,即使宾馆的房间大开着空调,米酒也碍不到第二天,因此,买的米酒浪费了大半桶,甚是可惜。同行的一位伙伴,乃是极致的爱酒人,第二日米酒酸了,还是舍不得倒掉,吃午饭时愣是把已酸的米酒喝了个干净,言之“酒乃食之精华,焉有浪费之理”。 

  在凤凰城中还随处可见一种湘西特有的水果“甜瓜”,把它称之为水果总觉有些牵强,但当地人都说这是水果,而我觉得甜瓜是介于水果和蔬菜之间的。街边常可见农妇用竹筐装着贩卖,一边一个筐,用扁担挑着,走起路来扁担两头颤,很有节奏感。甜瓜的模样圆圆胖胖,长得很象白圆萝卜。吃甜瓜时,先拔掉皮,之后就见嫩白的果肉,咬一口在嘴里细细品味,较甜却不象常吃的水果甜味,感觉木木的夹着点甜菜根的味道,但咬起来很脆。甜瓜很便宜,一般一元钱便可买到三四个,我们买了六个,只吃了两个,剩下的送给了路边玩耍的当地小孩,小男孩七八岁的样子,皮肤黑黑的,虎头虎脑,高兴的接过甜瓜,立即大口大口的嚼了起来,一副快乐满足的可人模样。想到北京的孩子,若是在路边有生人给食物的话,一定不会欣然接受的,这也是凤凰城淳朴的民风所至。 

  凤凰城中有清澈的沱江穿过,河水碧波荡漾水流缓慢,两岸傍水而建古老又纯朴的吊脚楼,一幢幢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吊脚楼顾名思议,“吊着脚的楼”,吊脚楼一端以河岸为支撑点,另一端的别用几根高高的悬柱立在水中作为支撑点,仿佛吊脚楼的几只大脚深深的扎在水里,看上去整幢吊脚楼悬于水面之上,充满了力量美。据说吊脚楼有很多居住的妙处,它不仅防潮避湿,通风干爽;且节约土地,造价要比修建砖房便宜许多。在沱江两边的吊脚楼大多是招待游客的旅店与一些朴素的酒吧,用做民居的并不多。 

  在沱江边有一个游船码头,游客可乘坐桔黄色的竹篷船游览河两岸的美丽景色,一叶轻舟泛于沱江之上,船儿晃晃悠悠,河面上倒映着两岸的吊脚楼。船夫用竹篙撑船,船缓缓的向前行进,船头打开了几条梭形的波纹,慢慢扩散开来变成无数条波纹再渐渐融入沱江之中。船行进时稍有些晃,胆小的女孩子会有一丝胆怯,但更觉刺激,在观赏风景之余还可听听沿途的凤凰民歌表演,女孩清脆的歌声伴着粗犷的鼓声,虽不知歌词的意思,但美丽的两岸风光再配以原汗原味的凤凰民歌,真是即养眼又养耳。船行到一半路程时便见一座白塔,塔有六层,江面上倒映着白塔的身姿,塔与倒影相映成辉,几多妩媚。船大概行进了有两里地的距离便调头往回走,此时可观赏来时的对岸风光,河岸上有一只木质水车,看上去年头已久,木质颜色发暗,却仍有力的转动着,有妇人在水车下洗衣服,此情此景仿佛平日里在画册中所见的景象。 

  船靠岸之后,我们一行人便沿着沱江岸边四处走走,岸边有家装饰得很朴素的咖啡屋,看到咖啡屋桔黄色的纯木质装修,明亮的大窗户,绿格子布窗帘,便想到里头坐坐,感受一番窗内的凤凰风光。推开咖啡屋的门,屋内正在放着的轻柔的钢琴曲,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看店,陈设简单自然,都是木头的陈设,木头的吧台、酒柜、桌椅、地板,绿色格子布的窗帘、桌布,桌子上放着别致的铁制烛台。故意弄得有些粗糙的白色大砖墙,墙上贴了许多来到这里的游客留言。我们几个人坐下,因为是下午,整个咖啡店里只有我们一行人,我们各自点了饮品。我坐在窗边的位置,看着窗外的沱江,江中来往的竹篷船,对岸的吊脚楼,穿梭在岸边小街上的行人,喝了一口凉凉的荔枝果汁,全身心都沉浸在悠闲的氛围之中。咖啡店不远处的柳树下,坐着位身着苗家传统服装的妇人,手里正编织着花带,已织好的花带,就挂在柳树下面,花带的颜色各不相同,穿插在一起,相互衬托,好看极了。屋里的空调温度很舒服,我们一行人攀谈起来,计划着下一步的行程。我随意看了看白墙上贴着的游客留言,天南海北的人来到凤凰城,坐在这家咖啡店里,感受凤凰城的生活,一切都很完美。 

  从咖啡屋出来,我们便随意的在城中闲逛,仔细品味这古城的别样风情。看惯了北方的大屋檐,大青砖,看到凤凰城民居处处都有别样风景。翘屋角是古镇里民居的最大特点,房屋的四个屋角都呈45度角向上扬,又细又翘,在翘起的屋角尖上,镶嵌象征吉祥的条纹,看上去象一只欲飞的凤凰头。站在高处远眺,一家连着一家就象屋角手拉手般,心想若是每个翘屋角上都挂一个铃铛,风一吹过,整个古镇响彻远远近近的清脆铃声,岂不是更有风情,转念一想,若是夜里刮起风来,岂不是无法安睡了,心中暗笑自己异想天开。民居的颜色大多以青灰与白色为主,这灰白两色,会让人联想起水乡周庄,虽两座古城的主要颜色都以灰白为主,却有孑然不同的风格,周庄民居的灰白色如写意画般朦胧与淡雅,而凤凰民居的灰白色如同功笔画丝丝分明的灰白线条,清晰分明,秀美精细。我们在凤凰城城墙边,发现了几家不同于其它民居风格的竹楼人家,院子的门开着,便仔细观赏了一番。竹楼上下共两层,一楼屋檐下挂着"福地呈祥"的扁,竹门竹窗雕刻得十分细致,古香古色的八扇门、雕花窗。起初还认为是家别致的旅店呢,便在门口和竹楼下拍了许多照片,直到女主人抱着孩子从屋里出来好奇的看着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般精致宽敞的竹楼是居家住宅,心里顿时感慨,若我能有这般漂亮的一座竹楼,真是此生无憾啊。除了青灰色的民居与竹楼,城中有两座与众不同的建筑,便是虹桥与河提,颜色都是砖红色的,在青灰白色之间点缀两抹扉红,真乃画龙点晴之笔。 

  游览凤凰城时,不禁会感叹创造这些美丽事物的凤凰人。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便出生在凤凰城,沈从文先生也是凤凰人的骄傲,他原名沈岳焕,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他曾著有《湘行散记》、《湘西》来向世人描述他美丽的故乡凤凰城。而今日在凤凰城中营街我们便可找到沈从文故居,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木结构的四合院建筑,大约占地有600平方米左右,分为前后两进,但现在用作可供大家参观的只是前进,灰色的墙,红色的木窗,有些门窗上漆已经脱落了,显得十分苍桑。这座老宅历经了沈从文祖父到沈从文三代,现在成为沈从文生平的展览馆,也算是圆满。故居里陈列着沈从文的生平图片,以及所经历的一些艰辛历程。屋内陈设都是用过的实物。主屋旁边各有几间屋子,其中一间是书房,里面有一张檀木桌,桌上放着笔墨,桌子紧挨着雕花窗,桌子旁边放着把竹藤椅。沈从文在这里诞生,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现在每日的参观者落绎不绝。在沈从文故居旁有不少书店与书摊,可以找到沈从文先生的许多文学著作,这其中最多见的便是著名的《边城》。 

  凤凰城里的普通居民,是最能反映凤凰城的性格。虽未与这里的人深交,但一天游走下来,也感受得到凤凰人的朴实憨厚。这里的人大多个子不高,穿着朴素,表情恬静,眼神清澈,据说沈从文先生也是位性格十分温和的人。看到玩耍的孩童也比城市里的孩子要更加天真烂漫些,且水性很好,在沱江游览时看见三个小女孩用几块木板划着一叶小舟在江中快速穿梭,划至河中一个个跳下河去游泳嬉戏。凤凰人似乎还很爱笑,他们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笑容,在凤凰城里买东西或吃饭时,经常可以看到店主灿烂的笑容。 

  我们在凤凰城只停留了一天,所闻所见只算走马观花,未来得及住宿一晚沱江的吊角楼旅店,泡一次吊角楼酒吧,但凤凰城的秀美仍令人感叹不已,短短的一日之旅,在脑海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许每一次旅程总会有不少遗憾吧,凤凰之旅也是一样,就把这些未来得及感受的美好,做为下次凤凰之旅的念想吧。 

  当我们乘车离开凤凰城时,正是夕阳西沉的美丽时分,凤凰民居的翘屋角在通红的天空下,仿佛一张张美丽的风景照片,淡金色的光使整个古城愈发动人。 

  美丽的凤凰城,再会。